/d/file/p/20190122/0b552c055fe68cdb3c1f177bde9771cc.png

在职研究生

学院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 — 基础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之初,学校采取分批建设,逐步充实的方针,逐批建设了基础课各教研室和实验室。1963年2月,学校制定的《北京第二医学院领导体制暂行条例》中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基础各学科的领导,在学院下设基础部”。至1966年基础部建设完成。“文革”期间,基础部建制被撤消。“文革”结束后,根据教学需要,于1973年重新建立了医学基础部,1979年更名为基础部。1994年学校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后,为适应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所有的学科进行了重新调整,并于1996年1月23日成立基础医学院,揭开了我院建设的新篇章。   基础医学院是校本部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学院之一,是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担负着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课程培养的重任。学院设有神经生物学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系、细胞生物学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系、病原生物学学系、免疫学学系、病理学学系、实验动物学学系、药理学学系和医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学系等11个学(科)系,1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拥有生物学和基础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还设有药理学博/硕士培养点。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73人,其中教授43名、副教授64名。博士生导师51人(其中兼职8名)、硕士生导师114人(其中兼职9名)。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319人,本科生1396人。   基础医学院承担着基础医学课程以及医学相关生物课程的教学、教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任务。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抓质量、育名师”为教育教学建设的主要目标,深入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努力实现“谋教学质量之排头,创一流大学之基础”的奋斗目标。学院开设的“神经生物学”、“生理学”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细胞生物学”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机能学实验”6门课程获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生理学教学团队、神经生物学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免疫学教学团队获评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徐群渊教授获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安云庆、安威、诸欣平、刘慧荣教授获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学院采取“整体推进、分段建设、重点提高、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方针,针对不同学科加以分类指导和分层建设,努力打造一个一级学科强大、二级学科齐全的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还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   学院倡导科研强院之风,坚持学术兴院之路,注重整合多学科资源,走基础-临床相结合的联合攻关之路,发挥学校的临床优势,不断提高申报重大项目(点)的能力,推动科学研究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十二五“期间基础医学院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93项,总资助经费17595余万元。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973”课题2项,“863”课题1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2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566篇,总影响因子1866,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的有96篇,最高影响因子14.103;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1项,中国免疫学会奖1项;授权专利34项,专利转化成果1项。   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奥地利、瑞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人员交流、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与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网络、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岁月如梭,征程漫漫,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基础医学院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首都医科大学 — 药学院

  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成立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2016年更名为药学院。学院本着生源教育的宗旨,打造精品教育。建设药学学科群,完善师资队伍,支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8人,其中教师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6%。实验室技术人员6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其中正副教授25人,博导6人、硕导25人。   学院现设有6个学系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即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化学系、药理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学系、临床药学系和基础与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内源式预防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药学安全实验教学国家虚拟仿真项目,以及药物化学和药理学北京市重点学科,药剂学和药物分析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现有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药学博士授权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   药学院每年承担全校的本科、专科、专升本、研究生、留学生等5个层次62门3700余学时理论课和58门7900余学时实验课,共11600余学时。获北京市教育教学二等奖2项。学院现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支撑教学实践活动。   建院以来,学院承担过“973”、“863”、“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重点项目等。发表SCI论文290余篇,最高IF>12.0。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1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药学院在“十三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学管理上的整体水平,力争到“十三五”末期,把我院建成有特色,国内知名的药学院。

快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