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ile/p/20190122/9d417ee67d71012b6c4a4900a1c55bba.png

在职研究生

学院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解放前的电机工程系。50年代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分为电工与计算机科学系(三系)和电子工程系(四系)。1985年,三系和四系合并,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电工学院。下设电机工程系、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和电子工程系以及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光纤技术研究所、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1989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1987年,通过与国家水利电力部联合办学,以其中的电机工程系为主体成立了电力学院,电子电工学院遂更名为电子信息学院,并将精密仪器系(八系)并入。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电机专科,   具有中国电气工程师“摇篮”之美称。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六个一级学科,其中涵盖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截至2010年12月,学院共有国家级基地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省部级基地9个,以及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在这近百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从无到有,从创建时的几十个师生、几间教室,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动力与能源工程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4个系(二级学院);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3个授权硕士点和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本科专业。学院有440余名教职工,其中教师33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1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在读博士生 690余名,硕士生 1100 余名,工程硕士1500余名,本科生1700余名。学院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船舶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数字化汽车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等8个国家及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大奖,大批由学院培养的学生已在制造、动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担任重要职务或技术骨干,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动力、能源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快速报名